在北京發起一項為期五年、旨在治理普遍存在的重金屬污染現象的行動之際,4400多家污染企業將受到中國最高環保監督部門的嚴格監督。
一項新批準的全國性防治規劃列出14個省區,稱這些地區受重金屬污染影響最為嚴重。媒體報道,其中包括若干最富裕的工業大省,例如廣東、浙江和江蘇。其他省區是內蒙古、陜西、甘肅、青海、云南、四川、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廣西。
分析人士說,這一名單表明,存在工業污染迅速從沿海地區向北部、南部和西南部廣大內陸蔓延這一令人擔憂的趨勢。在過去5年內,能源密集型和污染嚴重的行業在這些地區得到迅速發展。
國務院上周批準的這一五年規劃旨在處理金屬污染問題。根據計劃,要在2015年底前大大減少有毒金屬污染物的排放。
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到2015年,重點區域的重點重金屬污染排放量要比2007年減少15%?!敝醒胍呀洖槲磥?年的治理工作的撥款將以百億元為單位,鎘、鉛、砷、汞和鉻這5種有毒金屬被列為治理重點。
最近數月,在安徽、湖南、陜西、江蘇、山東和廣東爆出一系列重金屬污染丑聞,導致全國民眾對金屬污染問題的程度提出強烈抗議。環保人士說,這一問題長期以來受到嚴重低估。
環保部的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在全國各地出現了30多起金屬污染事件。單單在2009年,政府就處理了12起金屬污染丑聞。這些事件導致4000多人鉛中毒,180人體內致癌金屬鎘含量過高。
環保部一項調查顯示,超過80%的中國主要河流、湖泊和水庫的沉積物受到重金屬污染。長江、黃河和珠江每年攜帶的3.4萬多噸有毒金屬污染物也對海洋環境構成嚴重威脅。
有媒體本周報道,在中國1.2億公頃農田中,至少10%受到有毒重金屬污染。還有,抽樣調查發現,樣本中10%的中國產稻米也受到有毒重金屬污染。
人們將資源豐富的南部和西南部很多省區異常之高的癌癥發病率歸咎于過度采礦和政府控制松懈。